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文化在推进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4 15:5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孝文化在推进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
                              文/刘碧峰[孝感市文联]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同时,不断开展理论创新,并逐步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强调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越来越进步,越来越令人向往。
      什么是现代文明,其内涵当然是十分丰富的,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已成时人公认的基本核心,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其重要内容,因此,现代文明的大力推进,将是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那么,在着力推进现代文明的时候,我们能否完全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置之一旁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任何文明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现代文明更是如此,其生发至形成,绝对是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成熟的。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在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社会,割裂了历史,那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我们要说到孝文化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了。我们有一个共识,认为孝是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和出发点,孝道是使天、地、人、身、家、国、宇宙、社会结为一体的纵向链条。孝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孝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社会诸多人际关系延伸、相待的依据,广泛渗透泛化于传统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宗教、教育、文艺民俗等社会生活领域。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孝正是和谐的纽带。一句话,以孝道为核心的孝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助推剂,纵观中国历史,孝文化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为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压轴”作用。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超越历史时空的角度看,孝文化的核心突出地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精神实质,即忠孝统一的伦理道德观、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观、和谐友善的待人处世观。我们今天在建设现代文明的时候,如何以马克国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传统的孝文化的精华加以吸收借鉴和创新发展,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资源和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上略论了孝文化的内涵与其创新发展的意义,目的是要论述孝文化在建设现代文明中的价值与作用,因此,笔者试着从孝文化在建设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中的作用略加论述。

                                                                             一、孝文化与政治文明

      我国的现代政治文明,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即社会主义民主,又称人民民主,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民主,把此提高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与基础。认为要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业,就必须切实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提高党和国家做出各项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我们把这一标准仔细品读,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孝文化的经典、2000多年前就已问世的《孝经》的有关论述。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有言“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这里也有明显的民主含义。《孝经》的主旨是“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把忠君视为大孝,所谓小孝孝亲,大孝忠国。但《孝经》并不是一味地提倡愚忠,反而是反复提倡要“忧公如家”,把“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视为大孝的标志,所谓“以孝事君则忠”,就是要对国家的高度负责,不能一事当前,明哲保身。
      同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还比较明确地传达出追求民主的信息,一切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出发,积极向治国者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治国者认真听取来自各方面不同的声音,加以梳理,拿出最佳最合理的决策,国家和事业的发展就会少走弯路,得到迅速的进步。历史上无数事例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以“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座佑铭,勇于纳谏,把大唐治理得兴旺发达,气象万千。而明末崇祯皇帝独断专行,听了不同意见即发雷霆之怒,动不动大开杀戒,断了言路,结果成了亡国之君,自尽于煤山之上。
      孝文化在演进中,形成了“贤孝”和“贤忠”的要义,即对臣子也对君王进行约束,因为君王也须以孝立身、以孝治国,君王如果不广开言路,事人民为父母,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臣子则更是如此,如果不能坚持正义,就成了不忠不孝之人。孝文化的这些基本思想,对我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中“中华人民人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规定,可以说吸收了包托孝文化民主政治思想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论断则是进一步的升华。由此可见,孝文化的“忠孝统一”思想意识,其许多内在的闪光点,对当前建设政治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二、孝文化与社会文明

       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这些内容,恰恰也是孝文化的基本内容。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中也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宋代范仲淹更进一步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之乐而乐”,孝文化代表人物和经典著述中像这样的论述可以说不胜枚举,几乎包括了敬、信、诚、慈、善、恭、和、让、礼、谦、宽、贞、廉、直、勤、俭等美德范畴,基本上涵盖了当今社会文明的核心。
      社会文明的主旨,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的幸福安康是终极目标,孝文化的基本要求,我从上述信手举出的几点,大致也可以看出,其目标同样是关注民生,孝文化虽然主要着力于道德教育和精神激励,但其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则是让人民如何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天下才能太平,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社会文明的要求与孝文化的要求,在实现和谐社会上高度一致,都强调了以人为本,差别在于现代社会文明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集中反映和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孝文化则仅仅是一种朴素的人本思想,在深度和层次上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加以改造,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融会贯通,孝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社会文明建设中,一定可以焕发青春的力量。

                                                                           三、孝文化与精神文明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精神文明下了定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据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新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反观几千年孝文化传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孝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孝的初义,是“善事父母”,随后逐步发展到包括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谐、尊师敬贤、尊长爱幼、扶危济困、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等美德范畴,并认定孝是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从这里可以看出,孝文化基本上概括了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内容,《孝经》开宗明义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构名于后世,以通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虽然都着眼于尽孝父母,但均落脚于“立身”,而“立身”则必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否则“立身”不可能成功,不能“立身”则不孝,也就成为孽子,成了社会的弃儿。
       孝文化的经典人物黄香、孟宗,在“立身”上可以说做到了极致,黄香少时扇枕温席,其孝自不必说,他自小即立下宏愿,要致力于经世济国,博览群书,以德、才兼备十二岁被举孝廉,做尚书令时勇斗权贵窦宪 ,在魏郡太守任上身先士卒日夜奋战在防汛第一线,溃堤后勇担责任辞官返乡,散尽家财兴办乡学,其一生闪耀着“四有”的光芒。孟宗哭竹生笋,侍母至孝,为了学文化,十岁即离家百里从李肃治学,做渔官不在自己管的渔场拿一条鱼,为奔母孝自缚请罪,同样是“四有”的典范,从他们二人身上,我们可以说,大凡贤良的孝子,基本上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传统美德熏陶下的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代代秉承的优良传统,为创造新时代的“四有”新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孝文化于精神文明建设,颇有助益,按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予以去粗取精,传承发展,其作用不可估量。
       总之,在我们紧锣密鼓地推进现代文明建设的时候,我们不可忽视孝文化中的精华因子,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孝文化中的许多经过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明成份,对现代文明建设的推动会有重大帮助,孝文化在这里,将大有可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0:13 , Processed in 0.06549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